关税新政策下的税务启示:关税对 BEPS 2.0、GloBE 和 Covered Tax(受覆盖税)的影响分析
近期,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了一系列新的关税政策,旨在调整贸易关系并减少贸易逆差,引发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。在关税已成为地缘博弈“武器化”的当下,国际税收体系,尤其是 BEPS 2.0 支柱二(Pillar Two)全球最低税(GloBE)规则,将如何应对这一变化?企业又应如何评估和优化全球税收负担?
一、关税不是 Covered Tax,不能提升有效税率(ETR)
Covered Tax 是支柱二规则下,用于全球最低税计算的税收项目。它包括企业的当前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,同时需要排除特定项目或计入补充项目,以确保全球税收的公平性和一致性。
根据 OECD 发布的 Pillar Two 模型规则及《Administrative Guidance》:
“Only taxes on income or profits, including taxes in lieu of income taxes, qualify as Covered Taxes. Customs duties, excise
taxes, VAT, etc., do not qualify.”
— OECD GloBE Model Rules, Article 4
这意味着:
关税不被纳入 Covered Taxes 的范畴,无法计入计算GloBE有效税率(ETR)的分母。
举例说明:
所以,如果一家企业试图通过提高其在某市场的关税成本来“填补”全球最低税的ETR门槛,这是无效的,反而可能导致“低税 + 高成本”的双重困境。
二、“低税地 + 高关税”结构或将面临双重打击
当前,大量跨国集团在利用成本低、税率低的制造地(如东南亚部分国家或中国特定地区)进行出口型布局。如果出口产品被美国等高关税市场加以征收惩罚性关税,同时原制造地又属于低税区,其结果可能是:
- ETR 被判定低于15%,需缴纳 Top-up Tax(补税)
- 加征的关税无法抵扣或抵免
- 企业整体税收效率显著下降,利润空间被侵蚀
结论:
关税将加速企业“从税收优化转向运营合规”的趋势。
三、 Pillar Two 倒逼企业重构“真实运营+ 税收合理化”结构
在GloBE架构下,跨国企业越来越难以通过“形式性架构”来获取税收优势。关键要素包括:
- 实质性员工、资产和运营活动(Substance)
- 符合条件的 Covered Taxes
- 完善的合规与信息披露体系(GloBE信息申报)
而关税提升了跨境流通成本,进一步促进“本地化生产 + 本地纳税”的趋势。
典型变化将包括:
四、政策交叉下的综合规划建议
- 不要高估关税的“税负意义” – 它是成本,不被纳入 Covered Taxes 的范畴。
- 评估集团现有 GloBE ETR 情况 – 找出潜在的 Top-up Tax 风险地区。
- 提前建立 GloBE 数据收集与模拟机制 – 包括 Covered Taxes归类、ETR计算、合规披露等。
- 综合考量:关税 + Pillar Two + 投资架构 – 建立税务、关务、法律三维评估模型。
结论:
全球最低税制正在让企业税务规划从“架构设计”走向“运营结构重塑”,关税的提升并不能成为税负优化工具,反而会暴露企业潜在的合规和税收漏洞。在 BEPS 2.0 时代,合规是门槛,结构是根本,数据是关键,协同是出路。
为什么与CLA Global TS合作?
如您关注企业的支柱二应对策略,或希望了解企业在不同司法管辖区的 GloBE ETR 模拟情况,欢迎随时联系我们。我们可协助提供 GloBE 风险诊断、结构优化建议和信息申报支持。
立即联系我们,避免潜在税务风险!
#新加坡税务 #关税 #支柱二
View the full article in PDF here.
CONTACT US
Contact our Tax Advisory Specialists for a Discussion
Edwin Leow 廖俊茗 Co-Advisory Leader Director, Head of Tax 咨询部门联合领导人、 税务总监 edwinleow@sg.cla-ts.com | Aaron Zhou 周顺 Associate Director, Chinese Client Tax Lead 中国客户税务主管 aaronzhou@sg.cla-ts.com |